您在:首页 > 健康教育 > 培训交流

流脑的流行及免疫预防概况

信息来源:本站 发布日期:2006-12-29 分享到:

1 、概况

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, 简称流脑。流脑的流行早在16世纪即被发现,至今已有悠久的历史了。我国的流脑发病情况为:全年以冬春季发病较多,每年自11月、12月开始上升,次年3月、4月达高峰,5月、6月开降,7~10月降至最低水平。2~4月的发病数占全年发病总数的60%~90%[1]。任何年龄都可发病,以14岁以下年龄、尤其是7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。脑膜炎双球菌隐藏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,主要通过咳嗽、打喷嚏、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,进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。

2、 国外流脑流行概况

从全球来看,流脑散发病例和地方性流行仍然在危害人类健康。其流行的地域分布极广,几乎遍及各大洲。各国之间流脑的发病水平差异很大,一般在发达国家中发病率较低,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相对较高,而在非洲发病率最高。当今,全世界每年发生30万~35万流脑病例。高发地区依然是非洲、亚洲和南美洲,欧洲、北美洲和大洋洲,发病率较低。非洲撒哈拉以南的“脑膜炎地带”的发病率最高,在流行年度可高达400/十万~800/十万。由于地理及气候原因,流行季节一般在11月底至次年6月底之间。这一地带向东已延伸至埃塞俄比亚,往西已扩大到塞内加尔,涉及18个国家,约有3亿人口,且还有扩大的趋势。自1980年起,这一地带呈有规律地暴发流行,近年来,流行周期的间隔时间似乎有所缩短[2]。1996年,南撒哈拉非洲国家发生一次历史上最大的流脑流行,报道病例数达18万以上,死亡18000人,流行菌群以B群和C群为主[1]。

3 、国内流脑流行概况
   我国曾经是流脑的高发国家,20世纪初各地均有流行的报告,近百年来我国曾有过5次全国大流行:1938、1949、1959、1967、1977,其中1967年最严重,发病率403/十万,病死率5.49%;自1980年生产使用A群流脑多糖疫苗,迄今再未发生全国性流行。特别是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后,采取以疫苗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,针对疫情,普遍接种A群流脑多糖疫苗,有效地削平了流行高峰,取得了控制我国流脑流行的胜利,1990年以来全国每年发病率一直控制在1/十万以下。

4、病原学

脑膜炎球菌的自然宿主是人,但有报道1981年在水貂中发生A群流脑流行[1]。人受本菌感染后出现的带菌者和病人均为传染源。可从带菌者鼻咽部和患者的血液、脑脊液、皮肤瘀点中检出,在脑脊液中多见于中性粒细胞内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球菌抵抗力不强,对寒冷、干燥、热力、阳光、紫外线敏感,体外难以存活,室温3小时死亡。常用消毒剂(如碘酊、乙醇、酚等)迅速灭活,对磺胺、青霉素、链霉素等抗菌素敏感,但耐药菌逐渐增加。脑膜炎球菌按其表面特异性多糖抗原的不同可分为A、B、C、D、X、Y、Z、E、W135、H、 I、K、L13个群。还可根据细胞壁脂蛋白?多糖复合物分析,进一步分为不同的血清亚群。在脑膜炎球菌的13个血清群中,A群、B群、C群、W135群和Y群可引起95%的病例,特别是A、B、C三个群引起的病例最多,占90%。29E群、X群、Z群很少致病。迄今尚未见到由D群、H群、I群、K群、L群引起流脑发病的报道。A群菌在非洲、亚洲、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及俄罗斯常可分离到,它曾引起几次全球性大流行;B群菌主要在欧洲和北美洲引起局部流脑流行;C群菌曾在巴西、越南、美国、加拿大及大洋洲、非洲“脑膜炎地带”的一些国家引起局部流行。去冬今春安徽省芜湖、滁州等地的个别学校先后发生C群脑膜炎双球菌传播导致的局部流脑疫情,与过去常见的A群流脑相比,C群流脑具有易传播、隐性感染比例高、起病急、病程进展快、死亡率高等特点,临床上常表现为暴发型,可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。根据国内外曾经发生过的C群流脑发病情况,C群流脑隐性感染者多、即患者多不产生临床表现,推测我国的C群流脑疫情持续时间不会过长[5]。我国流脑仍以A群为主要致病菌[1]  。机体对脑膜炎球菌的免疫以体液免疫为主,自然感染后人体可产生IgA、IgM、 IgG和IgE各种抗体。人群健康带菌、隐性感染和病后免疫均可产生特异性抗体,新生儿可通过胎盘获得母体抗体,但出生6个月后抗体水平下降,一般认为体内抗体如大于2ug/m1水平即有保护作用,而成年人中60%的人群抗体水平在2ug/m1以上[1]。

5、临床表现

5.1发病主要特征

突然寒战、高热、恶心、呕吐、流涕、鼻塞、咽痛、全身疼痛、头痛加重;面色苍白、四肢发凉、皮肤发红并有散在的小出血点、唇周及指端青紫、唇周单纯疱疹。烦躁不安、谵妄、昏迷或惊厥;皮肤、粘膜瘀点典型或融合成瘀斑,血压明显下降、脉搏细速、脉压差缩小;颈项强直、角弓反张、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。呼吸快慢及深浅不均或呼吸暂停;瞳孔大小不等、边缘不整、对光反应迟钝。

幼儿发病多不典型,常见高热、呕吐、嗜睡外,还多见极度不安与惊厥、拒乳、尖叫、腹泻、咳嗽、双目凝视、颈项强直和布氏征阳性,其他脑膜刺激征可能缺项。前囟未闭者多见隆起,呕吐频繁而失水者也可出现囟门下陷。

5.2实验室检查  

血象改变:白细胞数显著增高;脑脊液(CSF)压力常增高,典型病例CSF的外观混浊如米汤样甚或脓样;白细胞数增多,可达每升数亿,以多形核细胞为主;蛋白质显著增高,氯化物也稍降低。CSF涂片可在中性粒细胞内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; CSF或急性期血液可分离到脑膜炎球菌;从病人的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血清或尿或CSF中检测到流脑特异性多糖抗原;以PCR检测到病人急性期血或CSF中流脑的DNA特异片段 [2]

6、流脑的预防控制策略

6.1 一般防护

搞好室内和环境卫生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,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和勤晒太阳。被褥、日用品和用具要用太阳晒。发现流脑患者要及时隔离治疗,不要带领孩子到病人家串门,流脑流行季节尽量少到剧院等人口密集地方。

6.2 免疫预防

易感人群(包括到流脑流行地区旅游或长期工作、在大型工程劳动的人群,寄宿学校的学生、入伍的新兵、集中训练的战士、流脑病人密切接触者等高危人群,以及易感的免疫缺陷者,包括补体缺乏者、功能性或结构性无脾者和遗传性免疫缺陷者等)免疫接种是预防疾病重要措施。

1933年世界上首次提取出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物质,1945年开展了多糖疫苗的应用研究,但由于当时磺胺及抗生素药物的特殊药效,对使用疫苗进行预防的研究没有受到重视。随后磺胺及抗生素类药物耐药株的不断出现,以至耐药株引起的暴发或流行,才又开始了对多糖疫苗的研究。20世纪70年代,国外A、C、Y、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相继问世,并已商品化,1976、1978年WHO正式颁布了A、C群单价,A十C两价和A+C十Y十W135四价疫苗的制造及检定规程。

我国自1975年开始研制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并获得成功。1980年正式批准和应用。目前我国北京、长春、成都、兰州、上海、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均可生产 [2]。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主要用于6月龄~15周岁儿童预防接种。初免年龄从6月龄开始,3岁以下接种2针,间隔3个月。3岁以上接种1针,接种应于流脑流行前完成。根据需要每3年复种一次。在遇有流行的情况下,可扩大年龄组作应急接种。A群多糖疫苗接种后,90%以上的人可以测出抗体,一般在5~7天抗体水平上升, 2~12岁或以上的人在1~2周达高峰,而2岁以下婴幼儿抗体应答较差。C群多糖疫苗对小于2岁儿童无可靠的免疫原性,甚至引起以后几年对C群抗原的反应性降低。Y群和W135群多糖疫苗也仅对大于2岁儿童和成人具有免疫原性。双价(A+C)和四价(A+C+Y+W135)多糖疫苗接种后,人体可分别产生各自的群特异性抗体,10~14天内达到保护水平,其抗体4倍增长率在90%以上。(A+C)群多糖疫苗接种后的保护性抗体滴度,大于4岁者至少可保持3年,而小于4岁儿童在2~3年内迅速下降。

目前,脑膜炎球菌疫苗遗留两大问题:一是现行的多糖疫苗对婴幼儿的保护效果差,对大年龄儿童和成人的免疫持久性不长;二是B群多糖无效,B群蛋白疫苗的效果亦不理想。彻底消灭流行性脑膜炎病,寄希望于新一代流行性脑膜炎球菌疫苗的诞生和广应用[1]。

我国2004年的流脑疫情,由于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[6,7],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[8]。随着分子生物学、分子流行病学和分子免疫学的不断发展,以及对流脑致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化,疫苗研究和流脑防治取得很大成就,流脑多糖疫苗在世界上几十亿人接种,对控制流行、降低发病率、减少病死率,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[1]。

 

 

参考文献

1、汪敦胜,董树林. 脑膜炎双球菌疫苗.疫苗学.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04:927-954

2、李凤翔.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免疫预防.划免疫学.上海: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,2001:461-474

3、刘沛.流行性脑脊髓膜炎.传染病学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02:178-184

4、卫生部紧急通知要求加强流脑预防控制工作,卫生部网站新闻稿,2005.2.1.

5、上海未发现C群流脑确诊患者 A+C群流脑疫苗到位,新华网,2005.2.3.

6、赵娣.合肥今天上午开紧急会议布置学校防控流脑,新华网,2005.2.2.

7、杨世尧.河北省部署“流脑”预防工作,新华网河北频道2005.2.5.

8、朱宏俊,李克诚.安徽省卫生厅称该省流脑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,南京晨报,2005.2.2.

9、李文才 化州播扬镇疑发生4例流脑  南方日报  2006.12.23

(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教信息科 朱展鹰 2006年12月29日)

 
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“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”,是否继续?
放弃
继续访问继续访问
Baidu
map